在推動“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大背景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成為助推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已連續五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創新互聯主營正鑲白網站建設的網絡公司,主營網站建設方案,重慶APP開發公司,正鑲白h5小程序開發搭建,正鑲白網站營銷推廣歡迎正鑲白等地區企業咨詢在此背景下,工業互聯網研習社創始人劉成軍深度對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余曉暉,重點圍繞工業互聯網的價值認知、發展現狀和階段特征,以及給國家、產業和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展開。
劉成軍:2012 年,工業互聯網被首倡者美國通用電氣集團(GE)公司定義為“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隨著國內工業互聯網實踐探索和場景應用的深入,行業人士對工業互聯網的認知一直在迭代,您如何看待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外延?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新型傳感、通信網絡和計算技術,將人、設備、生產和信息化系統及整個工業體系連接起來,實現全流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數據匯聚,并結合工業知識與經驗,實現建模分析和決策反饋。
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據驅動的智能優化閉環,通過對工業系統實時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決策與反饋控制,并與工業知識相結合,形成新的優化范式,不斷改進物理世界的運行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一“數據驅動 + 工業知識”的智能優化閉環,也是工業互聯網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法論。
最初 GE 等企業開展的工業互聯網實踐,實際是將這一智能優化閉環應用于設備運維環節,形成服務化轉型等新模式探索。之后很多制造企業將這一方法應用于生產過程的管控優化、運營管理及供應鏈優化。此外,還有很多產業層面的模式創新探索,如個性化定制、產融協同。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探索的不斷深入,這一“數據驅動 + 工業知識”的智能優化閉環將會應用于工業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覆蓋更多應用場景,推動形成數據驅動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商業服務和產業形態,并進一步拓展至交通、醫療、城市等其他領域。可以說,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動態優化和全局智能化協同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競爭力。
劉成軍:回望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沖擊了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但也凝聚了一個具有全球高度的共識,那就是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加速。您覺得工業互聯網給國家、相關產業和企業帶來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余曉暉:應當看到,工業互聯網正成為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驅動因素。
如在創新能力方面,工業互聯網以數據驅動為核心,帶來了全新的創新范式。我國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工業數據,在信息技術與數據科學應用方面也處于全球前列,這二者的結合將使我們有可能、也有條件成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在產業升級方面,我國擁有規模領先、門類齊全的制造業,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一方面將驅動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鞏固和擴大我國制造業全球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也正在孕育形成一系列以數據為核心的技術產品、服務模式和商業形態,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動能。
在促進循環方面,工業互聯網打通了產業鏈和價值鏈,使制造企業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感知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動,更加敏捷高效地整合上下游資源開展產品創新和生產交付,實現了更好的市場需求滿足和更強的產業帶動效應,提升了國內經濟的整體運行效率。
工業互聯網是個新鮮事物,其發展也必然會對國家和產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戰。比如工業互聯網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創新的產物,我國由于制造業發展起步晚于西方工業化國家,在工業技術積累上有一定短板和不足,因此如何發揮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和制造業規模大、場景全的優勢,帶動工業技術取得突破,形成我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路徑,仍然需要不斷探索。
比如制造業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在工藝、業務、管理等方面的差異較大,如何形成可快速推廣的路徑和技術服務體系,全球各國都在加快探索布局,我國是否能夠在這方面走在前列?比如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數據安全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如何在開展創新探索的同時,在數據安全保護的法律、標準和技術手段上能夠同步跟進,盡可能地消除安全隱患和避免大的事故的發生?
劉成軍:國家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工業互聯網”連續 4 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您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和階段性特征?
余曉暉:過去幾年,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各級政府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工業互聯網在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產業培育、應用推廣、生態打造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從制造業的歷史發展規律看,每一次創新性技術的導入往往會帶來 20 ~ 30 年的技術紅利釋放周期,引發生產方式、業務形態、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巨大變革,并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巨大的產業價值。
因此,盡管工業互聯網過去幾年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總體還處在發展初期。比如從內涵認識上,我們過去幾年先后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1.0 和 2.0,認識是不斷演進的;從技術創新上,過去幾年在國家和產業的推動下,圍繞不少融合性技術創新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和測試驗證工作;在行業應用方面,圍繞幾大新模式形成了不少應用實踐,展現了工業互聯網對制造企業的巨大價值;在產業培育上,過去幾年各個領域的企業都在探索形成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業務布局路徑,也涌現了一大批初創企業。總體來看,過去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完成了從無到有,從 0 到 1 的過程。
下一步,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重點是要解決普及和深化的問題。比如在行業應用推廣方面,面向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和痛點,如何形成有效的推廣路徑,使更多企業能夠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實踐而獲益;比如技術創新方面,我國如何能夠把握好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國外基本同步的重大機遇,在原始性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構建我國的技術領先優勢;在產業培育方面,如何培育起國內的產業支撐力量,讓我們從技術的使用方轉變為技術的提供方。
展望未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未知遠大于已知,隨著實踐的逐步深入,很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將不斷涌現。我們感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很可能不是線性的,伴隨工業要素連接水平的提升和應用普及程度的提升,很可能未來將在資源組織模式、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上形成重大的創新重構,并對制造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劉成軍:2018-2020 年,無論是政策培育,還是市場驅動、資本助力,都在豐富供給端(如平臺 / 網絡 / 安全 / 數字化服務商)的能力,比如曾出現的“平臺熱”現象,目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平臺超過 100 家了。您如何看待工業互聯網供給端這幾年的變化?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供給側取得進展,源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供給側企業源于內生動力,推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不同領域的企業布局工業互聯網,均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和推進路徑。例如,工業軟件企業希望以平臺為載體變革原有產品體系,實現新型軟件產品的敏捷開發、降低交付二次開發成本,通過軟件即服務(SaaS)化訂閱服務持續拓展市場。
二是需求側企業基于現實需求,拉動平臺及解決方案創新。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需求側企業需要建立更為敏捷的企業信息化架構,應對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需要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提質降本增效。
三是各級政府因勢利導,加快平臺及解決方案發展。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紛紛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為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當前題目:中國信通院余曉暉:加快構建我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路徑
文章出自:http://m.newbst.com/article20/chppj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標簽優化、網站排名、電子商務、App開發、網頁設計公司、軟件開發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