閾值化:給定一個數組和一個與之,然后根據數組中的每個元素的值,是高于還是低于閾值而進行一些操作。如果像素值大于閾值,則分配給它一個值(如白色的),否則它被分配給另一個值(如黑色)。
創新互聯堅持“要么做到,要么別承諾”的工作理念,服務領域包括:網站建設、網站制作、企業官網、英文網站、手機端網站、網站推廣等服務,滿足客戶于互聯網時代的民勤網站設計、移動媒體設計的需求,幫助企業找到有效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努力成為您成熟可靠的網絡建設合作伙伴!
此為固定閾值的事例。具體效果如下:
函數中四個參數分別是原圖像、閾值、最大值、閾值類型
閾值類型一般分為五種:
cv2.THRESH_BINARY——大于閾值的部分像素值變為最大值,其他變為0
cv2.THRESH_BINARY_INV——大于閾值的部分變為0,其他部分變為最大值
cv2.THRESH_TRUNC——大于閾值的部分變為閾值,其余部分不變
cv2.THRESH_TOZERO——大于閾值的部分不變,其余部分變為0
cv2.THRESH_TOZERO_INV——大于閾值的部分變為0,其余部分不變
自適應閾值是根據圖像上的每一個小區域計算與其對應的閾值,因此在同一幅圖像上采用的是不同的閾值,從而能使我們在亮度 不同的情況下得到更好的結果。
th2為算術平均法的自適應二值化
th3為高斯加權均值法自適應二值化
結果如下:
你好,下面是LZ777自適應壓縮算法的一個簡單實現,你可以看看
import math
from bitarray import bitarray
class LZ77Compressor:
"""
A simplifi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Z77 Compression Algorithm
"""
MAX_WINDOW_SIZE = 400
def __init__(self, window_size=20):
self.window_size = min(window_size, self.MAX_WINDOW_SIZE)
self.lookahead_buffer_size = 15 # length of match is at most 4 bits
def compress(self, input_file_path, output_file_path=None, verbose=False):
"""
Given the path of an input file, its content is compressed by applying a simple
LZ77 compression algorithm.
The compressed format is:
0 bit followed by 8 bits (1 byte character) when there are no previous matches
within window
1 bit followed by 12 bits pointer (distance to the start of the match from the
current position) and 4 bits (length of the match)
If a path to the output file is provided, the compressed data is written into
a binary file. Otherwise, it is returned as a bitarray
if verbose is enabled, the compression description is printed to standard output
"""
data = None
i = 0
output_buffer = bitarray(endian='big')
# read the input file
try:
with open(input_file_path, 'rb') as input_file:
data = input_file.read()
except IOError:
print 'Could not open input file ...'
raise
while i len(data):
#print i
match = self.findLongestMatch(data, i)
if match:
# Add 1 bit flag, followed by 12 bit for distance, and 4 bit for the length
# of the match
(bestMatchDistance, bestMatchLength) = match
output_buffer.append(True)
output_buffer.frombytes(chr(bestMatchDistance 4))
output_buffer.frombytes(chr(((bestMatchDistance 0xf) 4) | bestMatchLength))
if verbose:
print "1, %i, %i" % (bestMatchDistance, bestMatchLength),
i += bestMatchLength
else:
# No useful match was found. Add 0 bit flag, followed by 8 bit for the character
output_buffer.append(False)
output_buffer.frombytes(data[i])
if verbose:
print "0, %s" % data[i],
i += 1
# fill the buffer with zeros if the number of bits is not a multiple of 8
output_buffer.fill()
# write the compressed data into a binary file if a path is provided
if output_file_path:
try:
with open(output_file_path, 'wb') as output_file:
output_file.write(output_buffer.tobytes())
print "File was compressed successfully and saved to output path ..."
return None
except IOError:
print 'Could not write to output file path. Please check if the path is correct ...'
raise
# an output file path was not provided, return the compressed data
return output_buffer
def decompress(self, input_file_path, output_file_path=None):
"""
Given a string of the compressed file path, the data is decompressed back to its
original form, and written into the output file path if provided. If no output
file path is provided, the decompressed data is returned as a string
"""
data = bitarray(endian='big')
output_buffer = []
# read the input file
try:
with open(input_file_path, 'rb') as input_file:
data.fromfile(input_file)
except IOError:
print 'Could not open input file ...'
raise
while len(data) = 9:
flag = data.pop(0)
if not flag:
byte = data[0:8].tobytes()
output_buffer.append(byte)
del data[0:8]
else:
byte1 = ord(data[0:8].tobytes())
byte2 = ord(data[8:16].tobytes())
del data[0:16]
distance = (byte1 4) | (byte2 4)
length = (byte2 0xf)
for i in range(length):
output_buffer.append(output_buffer[-distance])
out_data = ''.join(output_buffer)
if output_file_path:
try:
with open(output_file_path, 'wb') as output_file:
output_file.write(out_data)
print 'File was decompressed successfully and saved to output path ...'
return None
except IOError:
print 'Could not write to output file path. Please check if the path is correct ...'
raise
return out_data
def findLongestMatch(self, data, current_position):
"""
Finds the longest match to a substring starting at the current_position
in the lookahead buffer from the history window
"""
end_of_buffer = min(current_position + self.lookahead_buffer_size, len(data) + 1)
best_match_distance = -1
best_match_length = -1
# Optimization: Only consider substrings of length 2 and greater, and just
# output any substring of length 1 (8 bits uncompressed is better than 13 bits
# for the flag, distance, and length)
for j in range(current_position + 2, end_of_buffer):
start_index = max(0, current_position - self.window_size)
substring = data[current_position:j]
for i in range(start_index, current_position):
repetitions = len(substring) / (current_position - i)
last = len(substring) % (current_position - i)
matched_string = data[i:current_position] * repetitions + data[i:i+last]
if matched_string == substring and len(substring) best_match_length:
best_match_distance = current_position - i
best_match_length = len(substring)
if best_match_distance 0 and best_match_length 0:
return (best_match_distance, best_match_length)
return None
是不是這個list讓你感覺有些困擾呢,你看一下我下面的表示方式:
你的list和我的abc都是表示一個列表名。
del abc[1]:調用系統方法del,刪除列表abc中索引為1的項;
abc.pop():調用列表(這里為abc)本身的方法pop(),刪除abc列表的最后一項。
abc[1]中用方括號是列表的索引操作,為列表自身的規則;pop()中也可以傳入參數用于表示索引位置,但此處為向方法內傳入位置參數。
方法來源不一樣,使用規則有差別。
集成學習: 構建并結合多個學習器來完成學習任務。
同質: 集成中只包含同種類型的個體學習器(基學習器);
異質: 集成中的個體學習器(組件學習器)由不同學習算法生成。
個體學習器的“準確性”和“多樣性”很重要,且相互沖突。
分類: 個體學習器間存在強依賴關系,必須串行生成的序列化方法,eg,Boosting;個體學習器間不存在強依賴關系,可同時生成的并行化方法,eg,Bagging和隨機森林。
工作機制: 先從初始訓練集訓練出一個基學習器1,根據基學習器誤差率表現更新訓練樣本權重,使弱學習器1學習誤差率高的訓練樣本權重變高,讓這些點在弱學習器2中得到更多的重視,然后基于調整權重后的訓練集訓練學習器2,...重復進行,直至弱學習器數目達到指定的值T,最終將這T個基學習器進行加權結合。
Boosting族算法最著名的代表是AdaBoost,是“Adaptive Boosting(自適應增強)”的縮寫。它的自適應在于:前一個基本分類器分錯的樣本會得到加強,加權后的全體樣本再次被用來訓練下一個基本分類器。同時,在每一輪中加入一個新的弱分類器,直到達到某個預定的足夠小的錯誤率或達到預先指定的最大迭代次數。
算法過程
優點:作為分類器時精度很高;在AdaBoost框架下,可使用各種回歸分類模型來構建學習器;不易發生過擬合(會加入正則化項)。
缺點:對異常樣本點敏感,異常樣本在迭代中可能會獲得較高的權重,影響最終的強學習器的預測準確性。
兩者均是0/1誤差的平滑近似:
梯度提升算法首先給定一個目標損失函數,它的定義域是所有可行的基函數集合,提升算法通過迭代的選擇一個負梯度方向上的基函數來逐漸逼近局部最小值。
GB每一次建立模型 是在之前建立模型 損失函數的梯度下降方向。一般認為損失函數越小,性能越好,因此最好是使損失函數沿著梯度方向下降,模型得以不斷改進提升性能。
GBDT是GB和DT的結合,是以決策樹為基學習器的gb算法,此處的決策樹是回歸樹。GBDT中的決策樹深度一般不超過5,葉子結點數不超過10。GBDT核心在于: 每一棵樹學得是之前所有樹結論和的殘差 ,這個殘差就是一個加預測值后能得真實值的累加量。比如A的真實年齡是18歲,但第一棵樹的預測年齡是12歲,差了6歲,即殘差為6歲。那么在第二棵樹里我們把A的年齡設為6歲去學習,如果第二棵樹真的能把A分到6歲的葉子節點,那累加兩棵樹的結論就是A的真實年齡;如果第二棵樹的結論是5歲,則A仍然存在1歲的殘差,第三棵樹里A的年齡就變成1歲,繼續學習。
xgboost是在GBDT基本思路上改善而來,主要改變有
1) 在損失函數中加入防止過擬合的懲罰函數
T是葉子的個數,w是預測函數的參數,也就是決策樹算法下葉子節點的權重值。可以控制γ和λ這兩個超參數來調整正則化的懲罰力度。其實這里的懲罰函數也就定義了模型復雜度,比如γ越大,λ越大,復雜度越小越不易過擬合。
2) 用二階泰勒展式將損失函數展開,同時用到了一階和二階導數
第t次的loss:
對上式做二階泰勒展開:g為一階導數,h為二階導數
3)CART回歸樹中尋找最佳分割點的衡量標準是最小化均方差,xgboost 尋找分割點的標準是最大化 ,lamda,gama與正則化項相關
xgboost算法的步驟和GB基本相同,都是首先初始化為一個常數,gb是根據一階導數ri,xgboost是根據一階導數gi和二階導數hi,迭代生成基學習器,相加更新學習器。
為得到泛化性能強的集成,集成中的個體學習器應盡可能相互獨立,考慮使用相互有交疊的采樣子集。
并行式集成學習的最著名代表,基于自助采樣法,算法流程如下:
優點:訓練一個Bagging集成與直接使用基學習算法訓練一個學習器的復雜度同階;與標準AdaBoost只適用于二分類任務不同,Bagging能不經修改的用于多分類、回歸任務;初始訓練集63.2%用于訓練,36.8%用作驗證集對泛化性能做“包外估計”。
但從偏差-方差分解角度看,Bagging主要關注降低方差。
隨機森林是Bagging的一個擴展變體,在以決策樹為基學習器構建Bagging集成的基礎上,在決策樹訓練過程中引入了 隨機屬性選擇 。即對基決策樹的每個結點,先從該結點的屬性集合中隨機選擇一個包含k(kd,d為所有屬性個數)個屬性的子集,然后從中選一個最優屬性用于劃分。若k=d,則為傳統決策樹;k=1,則隨機選擇一個屬性劃分。一般推薦 。
RF起始性能相對較差,但隨著學習器數目的增加,會收斂到更低的泛化誤差。另外RF的訓練效率常優于Bagging,因為Bagging使用“確定型”決策樹,選擇劃分屬性時要對結點所有屬性進行考察,而RF使用“隨機型”決策樹,只需考慮一個屬性子集。
學習器結合可能會從三個方面帶來好處:
1)統計方面:當多個假設達到同等性能時,可減小因誤選單學習器導致泛化性能不佳的風險;
2)計算方面:降低陷入糟糕局部極小點的風險;
3)表示方面:擴大相應假設空間,學習更好的近似。
對數值型輸出 ,最常見的結合策略是平均法。
簡單平均: ? ? ? ? ? ? ? ? ? ?
(特殊的加權平均法,宜在個體學習器性能相近時使用)
加權平均法: ? ? ? ? ? ? ? ?
其中 是個體學習器 的權重,一般從訓練數據中學習而得,通常要求 ,宜在個體學習器相差較大時使用。
對分類任務,學習器從類別標記集合中預測出一個標記,最常見的結合策略是投票法。
絕大多數投票法:
相對多數投票法:
? ? ? ? ? ? ? ? ? ? ? ? ?
預測為得票最多的標記,若同時有多個標記獲得最高票,則從中隨機選取一個。
加權投票法:
? ? ? ? ? ? ? ? ? ? ?
與加權平均法類似, 是 的權重,通常 。
個體學習器的輸出類型:
類標記: 硬投票。 ,若 將樣本x預測為類別 則取值為1,否則為0。
類概率: 軟投票。 ,相當于對后驗概率 的一個估計。
不同類型的 值不能混用;對一些能在預測出類別標記的同時產生分類置信度的學習器,其分類置信度可轉化為類概率使用;分類置信度應規范化后使用;基于類概率進行結合優于直接基于類標記進行結合;若基學習器類型不同,不能直接比較類概率值,應先將其轉化為類標記輸出(eg類概率輸出最大的設為1,其他為0)再投票。
當訓練數據很多時,常使用通過另一個學習器來進行結合的“學習法”,代表算法Stacking
第一階段獲得各個模型對樣本x1的預測標簽值;第二階段將各個模型的預測標簽值作為一個新的特征(x1的真實標簽值還是標簽值),再用某個算法進行訓練,獲得一個融合模型,用這個融合模型進行測試集的預測。
周志華《機器學習》
題主是否想詢問“python圖片如何設置寬度不變高度自適應”?
1、首先打開python軟件。
2、其次點擊右上角的圖片設置。
3、最后點擊大小設置,修改為寬度不變高度自適應即可。
先看高級版的python3的canny的自適應邊緣檢測:
內容:
1 canny的邊緣檢測的介紹。
2 三種方法的canny的邊緣檢測,由淺入深地介紹:固定值的靜態,可自調節的,自適應的。
說明:
1 環境:python3.8、opencv4.5.3和matplotlib3.4.3。
2 圖片:來自品閱網正版免費圖庫。
3 實現自適應閾值的canny邊緣檢測的參考代碼和文章:
上述的代碼,本機均有報錯,故對代碼進行修改,注釋和運行。
初級canny:
1 介紹:opencv中給出了canny邊緣檢測的接口,直接調用:
即可得到邊緣檢測的結果ret,其中,t1,t2是需要人為設置的閾值。
2 python的opencv的一行代碼即可實現邊緣檢測。
3 Canny函數及使用:
4 Canny邊緣檢測流程:
去噪 -- 梯度 -- 非極大值抑制 -- 滯后閾值
5 代碼:
6 操作和過程:
7 原圖:
8 疑問:
ret = cv2.canny(img,t1,t2),其中,t1,t2是需要人為設置的閾值,一般人怎么知道具體數值是多少,才是最佳的呀?所以,這是它的缺點。
中級canny:
1 中級canny,就是可調節的閾值,找到最佳的canny邊緣檢測效果。
2 采用cv2.createTrackbar來調節閾值。
3 代碼:
4 操作和效果:
5 原圖:
高級canny:
1 自適應canny的算法:
ret = cv2.canny(img,t1,t2)
即算法在運行過程中能夠自適應地找到較佳的分割閾值t1,t2。
2 文件結構:
3 main.py代碼:
4 dog.py代碼:
5 bilateralfilt.py代碼:
6 原圖:
7 效果圖:本文第一個gif圖,此處省略。
小結:
1 本文由淺入深,總結的很好,適合收藏。
2 對于理解python的opencv的canny的邊緣檢測,很有幫助。
3 本文高級版canny自適應的算法參考2篇文章,雖然我進行代碼的刪除,注釋,修改,優化等操作,故我不標注原創,對原作者表達敬意。
4 自己總結和整理,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分享標題:關于python自適應函數的信息
網頁網址:http://m.newbst.com/article44/hjpee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企業建站、服務器托管、云服務器、虛擬主機、全網營銷推廣、網站策劃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