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房屋可靠度的理論
既有房屋可靠性鑒定是在建筑物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根據對結構上的作用、結構抗力及其相互關系的實際調查,評估其實際的結構可靠性,使結構持續正常地滿足各項預定功能。既有房屋鑒定可靠性評估即研究建筑結構使用期及加固后的結構可靠性。
各國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以結構可靠性理論為基礎得到修訂和完善,并在結構設計中得到應用,既有房屋可靠性評估同樣以結構可靠性理論為基礎。因而,既有房屋鑒定可靠性評估的發展有賴于結構可靠性理論的研究與進展。
結構可靠性是指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特性。根據規范規定,建筑結構必須滿足安全性、實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建筑結構要求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是因為建筑結構在設計、施工、使用過程中具有種種影響其安全、適用、耐久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與結構的幾何特性、材料特性、失效準則及人為因素等有關,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事物的隨機性。所謂事物的隨機性,是由于事件發生的條件不充分,使得條件與結果之間不能出現必然的因果關系,從而事件的出現與否表現出不確定性。研究事件隨機性問題的數學方法主要有概率論、隨機過程和數理統計。
2、事物的模糊性。事物本身的概念是模糊的,即一個對象是否符合這個概念是難以確定的,也就是說一個集合到底包含哪些事物是模糊的,非明確的,主要表現在客觀事物差異的中間過渡中的“不分明性”,即“模糊性”。研究和處理模糊性的數學方法主要是1965年美國自動控制專家查德(L.A.Zadeh)教授創始的“模糊數學”。
3、事物知識的不完善性。事物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人們常用顏色來簡單地描述掌握事物知識的完善程度,并把事物(或稱系統)分為三類:白色系統、灰色系統、黑色系統。對知識的不完善性處理,還沒有成熟的數學方法,在工程實踐中只能由有經驗的房屋鑒定專家對這種不確定性進行評估,引入經驗參數。
分享名稱:房屋鑒定中既有房屋可靠度的理論介紹
文章URL:http://m.newbst.com/hangye/fwjd/n12433.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