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分類: 網站建設
今天創新互聯科普一些概念吧,總發現有人弄錯。這就是“轉化率”。
在淘寶干了這么多年,這是我在骨子里的想法。我在《玩法變了》書中就一直提到很多公式,電商領域,只要追求利潤,那么都可以用一些公式去進行分解。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下面這個。(抱歉我是理工科背景,就喜歡推導公式,不過這樣清晰一些)
所以,我在對電商和店鋪診斷的時候,常常會列出店鋪的各種來源和轉化,然后去判斷每一個步驟的轉化和數據是否在正常范圍,這樣就很容易找到病根。
上面那個復雜的推導,我們看到的是,無論是流量引導還是在購買,都存在各種轉化率。這讓我們可以知道轉化的步驟。比如,打廣告引導流量,我們就要知道廣告會展現多少次,然后廣告點擊率就是到店的轉化,然后,這群人會不會購買也不一定,就會產生購買轉化率……
所以這些都是一條鏈上的信息。有一環出問題都會不正常,比如點擊率很高的時候,往往就是騙點擊了(如性感小褲褲),那必然導致到達頁面的轉化率降低。
對于電商們在努力的東西,卻常常走偏,比如他們會降低客單價,提高展現數量,這其實并不能保證利潤。有人說,這叫打市場,我一直想說,不賺錢玩什么電商。
話說回來,我認為電商追求的重點,毫無疑問應該是“轉化率”,在各個環節轉化更高,才有真正的意義。
經常有人問我,他們的轉化率2%怎么樣,我每次都問回去“誰到誰的轉化?”所以,一定要分清楚,既然是“轉化”,就一定有從A到B的變化,是B除以A。
而對應的B,一般是一種行為,比如購買,比如注冊。
我們拿淘寶來說,淘寶本身的站內轉化有很多種,最常看的就是下面幾個。
這是典型的淘寶瀏覽路徑,所有的轉化都是在一個路徑上去算的。這里面就有幾個轉化。
所以,一定要分清楚,誰轉化到誰,不是同樣路徑的轉化率,對比沒有意義。比如你拿廣告點擊轉化率和店鋪購買轉化率比誰高,就沒意義。
轉化率分解,我直接用我們蘑菇街這樣的網站舉例。因為年底給同事分解任務的時候,正好整理過下面這個圖。
圖中可以看到,蘑菇街的瀏覽-購買路徑,存在“在蘑菇街逛”和“去淘寶買”兩個部分。
所以,整站的購買轉化率就很容易算,四個轉化率相乘就行了。
把這些列得這么詳細,為了什么呢?是為了給大家分享我們在運營方向上的努力。
回到本質,蘑菇街這樣的商業網站,為的是解決用戶“買什么”的問題,最終是希望用戶能夠產生購買的,對吧?那么,整站轉化率就很重要。如果現在每天100萬人,整站轉化率是4%,那就是4萬單啊。
于是,我們把“整站轉化率”的任務分解掉,去想辦法提高所有環節的轉化率。
看出蘑菇街這樣的網站做的事兒了吧?就是想辦法提高各種轉化率。我們的運營團隊每天做的事兒,就是用各種機制控制用戶在圖墻上看到的商品質量,讓更多人點“喜歡”和看詳情,然后促成在詳情頁“下定決心”。
結果呢?可以分享的數據是,蘑菇街目前點到淘寶去之后的購買轉化率(就是最后一步那個)平均達到8%,個別類目更高,超過淘寶類目本身。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里是“基于喜歡的購買”,點到淘寶商品詳情頁的時候,菇涼已經基本很想買了,去淘寶是“驗證”自己的喜歡,而不是“挑選”。
結合引導到淘寶的轉化率35%左右,綜合下來,蘑菇街的整體轉化率會在3%上下。
上面這一大段很像軟文。那是因為我沒別的案例來講,就說自己了。更是因為研究自己比研究別人來的實際和有底氣。
—————–
說實話,在淘寶工作,一直在站內研究各種轉化,我們習慣了淘寶的邏輯,也熟知了各種公式。所以一般的數據瞞不住我。
而來蘑菇街,能夠從“為淘寶引導成交”的“淘外”角度去看,用戶瀏覽和成交不在一個地方,轉化率的概念又不一樣了,這就更有趣了。
我對轉化率的看法,總結起來三點:
*特別嘰歪:經常被問蘑菇街和淘寶的結合太緊密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面對現實,現實就是成交在淘寶,“全網營銷,淘寶成交”不是很好么。再說,這不是叫“淘寶生態系統”么。
網站欄目:電商轉化率重新計算:轉化率決定運營方向
轉載來源:http://m.newbst.com/news/97183.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手機網站建設、網站維護、靜態網站、網站營銷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