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分類: 網站建設
無論你的企業、品牌是大是小,低成本營銷也許都是“剛需”。有時,再低成本的營銷都是浪費!有時,再高的預算都是“低成本”!
一、該這樣理解“低成本營銷”
提到“低成本”營銷,通常最容易首先想到的是品牌自建傳播媒體——官方自媒體。再進一步,就是想辦法盡力搭上熱點或者讓自己成為“熱點”。或者,干脆就別做任何要付費的“硬廣”乃至“軟廣”,直接搞促銷活動拉銷量。
但是,你想沒想過:
有時,再低乃至不花錢的營銷都是浪費——浪費精力!尤其是低成本低效果的傳播,也浪費了品牌推廣的時間成本。看看有多少品牌的自媒體能(官微)真正在營銷中發揮了關鍵、主導作用?又有多少只會盲目“追熱點”的品牌能得到粉絲關注和響應?很多小品牌夢想著能像大品牌那樣,稍有新意的舉動,都會成為人們注意力的焦點。
如果你作為預算有限、影響力不足的品牌,這種“以小(成本)博大(效果)”的思維、乃至以“出位”舉動博眼球的人物和事件營銷,我不反對,只能說這樣出名會它如同“中彩票”一樣,幾率不會很高。相反,大品牌的預算雖然充足,但很多時候,憑借品牌自身的影響力和資源,反而更容易花小錢辦大事兒和名人效應一樣,人們總是本能地,對知名的品牌給予給多關注,這就是“名牌效應”。
營銷,搏的是“智慧+勇氣”。勇氣,是對預算投入而言,無論大品牌小品牌,無論大錢小錢,量入為出,該花的就應該花。智慧,是就戰略戰術而言,也是就營銷的專業性而言,如何把每一分錢花出最理想的價值。
小品牌要想快速長大,有時就必須得敢于花大錢,以金錢換時間。滴滴、快嘀、UBER,動輒10元、20億元的“補貼”,雖然看似數額巨大,但每一分錢,都花的精準有效。在這個市場的這個階段,可以說,如果不敢花錢、不會花錢,機會很快就會喪失。而大品牌,在關鍵戰略或者營銷節點上,投入大錢,也會獲得比平時高得多的回報。
京東618、天貓雙11大促銷前,一定會上天入地在幾乎所有媒體上“大喊”和對手比聲量,為線上引流量。結果,不僅大促銷期間營業額猛增,也會暴增平臺的整體流量。
市場營銷是花錢的學問和藝術。因為同樣的錢,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花出去,效果也許截然不同。一言以蔽之,低成本營銷和你的品牌大小、預算高低都沒有絕對關系,其本質應該是高“性價比”的營銷。
所以,低成本營銷,叫做“高性價比營銷”似乎更確切。那么,如何提升品牌營銷的性價比,開展真正意義上的“低成本營銷”呢?有些與“成本”相關,有些與“成本”無直接關系,而是與目標和策略相關,但它卻可能是決定營銷每一分投入是否有效的關鍵。
二、如何做好“低成本”營銷?
a.不同階段,不同目標
大品牌和小品牌,發展階段的差異,決定了營銷目標的不同。所以,小品牌盲目學習大品牌營銷,很難有效果。
很多人認為:越小的品牌,應該越現實越務實;戰略是大品牌的事兒,戰術才是小品牌該重視的。我認為無論品牌大小,都應有戰略戰術。就傳播而言,大品牌應該更求“務實”,小品牌反而需要“務虛”。為什么?
1)大品牌,低成本實現小目標
大品牌戰略早已明確且被廣泛認知,所以會重戰術營銷。除非是當戰略有重大調整時,會做戰略性的廣告傳播。品牌已經成為行業或者品類明星,不缺少認知度和關注度,只是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激活”一下,實現短期內的“戰術”目標就好。
比如:告訴人們,某某天我要給你們“放大價”啦,請注意!行業第二品牌會立即跟上,某某那一天我也“放大大價”,來我這里收獲更多啊!
2)小品牌,低成本實現大目標
小品牌戰略或者不甚清晰,或者還很少被認知,所以需要多在“戰略”傳播上下功夫。所以應該多告訴別人你的想法和理念,你為了實現理念的做法,最后才是你做出了什么更有特點、更好的東西。因為,如果你作為小品牌一上來就嚷嚷我的東西多好多好,這種“王婆賣瓜”因還缺少信任,恐怕很難被人接受。
此外,小品牌或者新品牌、新產品,在注重理念、概念輸出的同時,還要注重“體驗”。比如,免費試吃、試用等等。
b.策略之質,勝于傳播之量
策略決定了營銷的“質”,而傳播解決的是“量”的問題。“質”不對或不高,再多的或再低成本的“量”,也沒用。正確的策略,本身產生的低成本效應,從長遠看,遠高于巧妙的宣傳策劃。
耐克品牌在早期主要以產品技術、功能等訴求針對專業運動市場,雖然也做了無數的宣傳,但很快就遇到了發展瓶頸。直到開始針對非專業認識的運動市場,并開展了基于“進取”文化層面的訴求,才真正開始爆發式成長。
1998年,為了低成本地打開情侶和婚宴市場,喜之郎推出“水晶之戀”果凍,直接賦予“果凍”一種“水晶之戀”的愛情想象,并將產品外觀由傳統的小碗樣式改造為心形,還給每種顏色的果凍以不同的寓意,如綠色:真的好想見到你,紫色:好想你抱緊我等等。正因為成功定位在“愛情、婚戀”市場,才為后續產品、渠 道、推廣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如果你的品牌策略有問題,無論再多再少的成本投入,都沒有意義。
c.讓你的傳播要素更有效
傳播要素包括品牌名稱、標志、廣告語、各種視覺元素等等。優秀的傳播要素,會降低品牌被識別、記憶和喜愛的成本。因為,也許只需要適量而非過度的傳播,品牌就會更好地體現差異化、更走心,更能增加關注和記憶度。
農夫山泉與樂百氏,你會覺得那個名字好?可口可樂如果一直叫“蝌蝌酷蠟”,還會有人買么?寶馬、奔馳、露華濃……這些優秀的外國品牌,中文名稱也是最優秀的。
標志,是品牌理念、形象的重要載體,是品牌的“臉面”。品牌還可以通過角色符號、輔助圖形、品牌圖像等視覺要素實現更好的表達自我與營銷傳播目的。
好的品牌廣告語,無論是體現產品功能訴求,還是表達理念和情感,都能讓人持久記憶,更能引發強烈共鳴、激發想象和購買欲望。比如:
“把1000首歌放進口袋”。
“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
“快得讓你飛起來的vivo手機”
d.聚“睛”會神,制造話題
圍繞產品屬性、優點開展營銷,這是絕大多數品牌都在做的事情。而能跳出產品思維來做營銷,才是我們看到的很多熱點誕生的原因。制造話題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表達情緒和觀點的談資,順便讓品牌和產品潛移默化的進入心智。
這個時代,一張海報、一句傳播語、一張照片。都可能成為話題的源頭,釀成一次事件。
1)呈現鮮明的價值觀
專注、品質、天然、環保、極致、創新等等這些抽象價值觀,結合具體的、獨特的象征性言行和事件,就很可能成為焦點話題。
1985年,海爾張瑞敏讓員工用大錘親自砸毀76臺有缺陷的冰箱,成為行業大事件,一舉砸出了“質量”牌。Roseonly倡導“一生只送一人”,這一理念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和反響。凡客體以及聚美優品的“我為自己代言”,也都屬于價值觀話題營銷范疇。
2)激發同情心、同理心
人人都有同情心、同理心,情緒和情感,很容易引發共鳴,成為話題。“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去哪兒不重要 重要的是去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些耳熟能詳的熱門金句,撩撥情緒的功效有目共睹。做英雄,當弱者,也是煽動情緒的有效“武器”。成為“英雄”,就得或者見義勇為或者勵志正能量。
2008年銷售額(王老吉)從40億增長到150億,只做了一件事,就是5.12地震捐款一個億,成了讓全國人民都欽佩的“英雄”。褚橙成為熱點話題,最重要的是褚時健“老驥伏櫪”的勵志效應。“弱者”贏得同情,就要善于“樹敵”,營造反差和沖突。早在蘋果還弱小時,喬布斯把蘋果放在弱勢群體的位置,對IBM發起挑戰和抗議,所以那則《1984》的電視廣告才成為一個“重大”事件。2010年360與騰訊QQ曠日持久的大戰,360以一個“弱者”的立場,立足于道德制高點,可以說極大提升了品牌。
加多寶在與廣藥連續多年的品牌之爭中,多次通過“示弱”,贏得社會的主動、廣泛關注,讓消費者因為廣藥奪人所愛而憤怒,改為支持加多寶。2015年“小黃人買香蕉遭遇城管”的策劃,充分調動了人們同情弱者的心理。
3)制造娛樂high點
娛樂話題營銷,可以不涉及價值觀和情感,關鍵是各種引發好奇和關注。主動傳播與被動關注是娛樂化營銷與傳統營銷的重大分水嶺。電影《道士下山》在上映之前放了一張范偉和志玲姐姐同床共枕的劇照,然后媒體和自媒體就炸了。所以有人說這張海報至少帶來了2000萬的票房。2014年京東上市前后,劉強東與“奶茶妹”的戀情曝光系列策劃也是典型的娛樂話題營銷。UBER2015年發起的系列“一鍵呼叫XX”活動,不斷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刺激著大眾的娛樂神經。
話題營銷的重點是故事性,應該有清晰的主題、主角、沖突點及情緒點。
e.調動一切低成本的可用資源
很多時候,資源就是機遇。當風口來臨的時候,一定是有資源儲備,或者資源儲備豐富的企業或品牌,更容易成為那只先飛起來的豬。
要實現即使如王首富所言的1個億的“小”目標,你可以沒有錢,但必須要有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資源。
1)你有哪些獨特資源?
商業競爭,背后是資源的競爭。一些新品牌能夠快速成長,背后靠的就是資源的整合力——包括了后端產業鏈資源,前端營銷資源。這種整合力,可以說就是一個品牌的“天賦”,它也是品牌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高端鮮花品牌Roseonly,創始人和娛樂圈很熟,很多明星大腕幫助曬單捧場,所以能夠快速成為熱點品牌。為什么褚橙在2012年成為電商大戰的熱點事件?因為褚時健這個有故事的人,也因為運作、策劃這個事件團隊是知名媒體出身的,所以褚橙就瞬間成為廣為傳頌的故事。有時創始人本身就是最低成本的營銷資源。馬云、雷軍、羅永浩,這些人都先讓自己“自帶光環”,然后輻射到品牌上。所以,馬云早期靠演講創建了阿里巴巴品牌的故事,還曾經成為哈佛商學院案例。
為什么說很多人物和品牌的成功是不可模仿的?就因為人家的資源整合力鑄就了高起點。
2)是否充分利用了免費資源?
今天,媒體可分為“自有媒體”(Owned Media)、“付費媒體”(Paid Media)、“賺來的媒體”(Earned Media)三類。其中,自有媒體和“賺來的媒體”這兩種都是免費的。
創業公司如果在缺乏營銷資金,就更應先利用好免費媒體資源。但是,現實中,很多品牌在運作免費媒體時,重視度和專業度都還不夠,多數還停留在“推銷”思維層次。
3)嘗試跨界資源共享
聯合營銷,應該算不上一個新詞匯。跨界聯合的核心是基于共同的目標市場,開展資源的互補和共享。
去年Uber可以說把跨界聯合營銷做到了某種極致。相信任何一個品牌,都可以發現和找到這樣的合作機會。除了“異業”合作,也可以基于品牌產業鏈自身開展聯合營銷。比如intel芯片,將品牌傳播“植入”產業鏈合作伙伴,長期取得市場壟斷地位。
f.拓寬借勢思維
“借勢”營銷,在當前很容易被狹隘地理解為追熱點。如果不考慮“低成本”,借勢還可以包含各種贊助營銷。但我們還應該著眼提升品牌信用勢能和競爭戰略勢能角度,學會更有高度地借勢。
1)跟熱點
今天跟熱點似乎已經成為某種營銷常態。但這也許只是一種錯覺:如果你喜歡閱讀各類公眾號文章,就會發現大多數跟熱點的都是具有媒體屬性的各公眾號本身而已。
這里我還是要提醒:不要盲目跟熱點,要先清楚你的目的目標,尤其不要隨便跟進競爭對手的熱點。
2)提升品牌信用 “勢能”
可以借外部第三方機構的認可、認證和獎項,強化自己產品、服務的質量優勢。還可以參加排名活動,以某方面排名靠前乃至來贏得信任。如果你的品牌已經擁有某些認證,那就應毫不客氣地對外展示出來。
比如,近些年很多品牌喜歡打著“紅點”、iF等設計獎的招牌,讓人覺得產品很高大上。廣告人和廣告公司,也很喜歡參加各種評獎活動,以此證明自己是優秀和乃至最優秀的。
3)抓住風口
大的勢能是形勢和趨勢。技術發展、社會觀念變遷、消費升級、新渠道、新媒體……這些因素對品牌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很多原本的小品牌“一夜升天”,很多原本的“大品牌”一朝隕落,都與錯判了形勢相關。抓準了風口,就自然會以極低的營銷成本事半功倍。
比如小米和三只松鼠這樣的“電商”起家的品牌,單論產品,并不會有太多差異化,成功主要就是抓住了渠道變革、新媒體技術變革以及人們消費習慣變革的大趨勢。小米早期的成功聚集了各種趨勢性的“創新”、社區(社群)運營、品類缺口(高性價比手機)、品類市場高速增長,品類中最先以電商渠道為主戰場。再加上創始人本身強勢IP的力量。但幾年前的“風口”和創新感,今天都已不復存在。所以,小米今天的迷惘是很正常的。
結語:
1. 市場營銷是花錢的學問和藝術。低成本營銷,本質就是高“性價比”的營銷。
2. 大品牌應該“務實”,以低成本實現小目標。小品牌應該“務虛”,以低成本實現大目標。
3. 如果你的品牌策略有問題,無論再多再少的成本投入,都沒有意義。
4. 優秀的傳播要素,會降低品牌被識別、記憶和喜愛的成本。
5. 要能跳出產品思維來做營銷,注重價值觀、情感和娛樂話題溝通。要善于講故事。
6. 調動一切低成本的可用資源,無論是免費的、獨有的,跨界的。
7. 借勢,不僅僅是抓熱點,更要借力提升品牌信用、抓住社會和時代的大風口。
如沒特殊注明,文章均為創新互聯成都網站建設原創,轉載請注明:創新互聯m.newbst.com
標題名稱:如何全面理解“低成本營銷”,怎么做才對?
文章出自:http://m.newbst.com/news45/161195.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營銷型網站建設、網站內鏈、響應式網站、定制網站、建站公司、做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