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丁
創新互聯公司專業為企業提供大峪網站建設、大峪做網站、大峪網站設計、大峪網站制作等企業網站建設、網頁設計與制作、大峪企業網站模板建站服務,十年大峪做網站經驗,不只是建網站,更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和整體網絡服務。不知道扎哥的中國特色主義價值觀學習得怎么樣了,Facebook從去年上海遇阻,到這次魯煒光顧Facebook園區,加上前幾次的試探性接觸,想必同志間的國際友誼應該擦出火花來了。
而且,“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咋交朋拉友的名言警句,扎哥折騰了這么久,“路遙”應該是有了,“日久”也夠火候了,差不多是見見人心的時候。扎爺的紅心,當然是做個好同志,現在或許也該找到竅門了。
因此,憑借咋們良好的想象力和長期的階級主義經驗,那種“facebook黨支部”的即視感撲面而來,也招來不少板磚和雞蛋,大有重走群眾走線的經典效果。
不過除了扎哥這一出,還有一則消息。上周Instagram宣布月活躍用戶人數超過3億,超越了Twitter 2.84億的月活躍人數。《連線》雜志發文說“Instagram在傳播新聞方面越來越好,這足以讓Twitter恐慌了”。
兩件事放在一起怎么看。說正經的,罵扎克伯格骨頭二兩重真沒啥必要,從市場和資本層面來看,facebook進中國是早晚的,說明了市場殘酷外,主流社交網絡的用戶增長的確逐漸陷入停滯,不可能真把中國市場給真空包裝了。
而且,即便老大哥facebook,這幾年也是不斷收購新興社交產品來維持華爾街信心。為什么用戶增長這么重要?這是廢話。具體來說是,整個社交網絡領域,由于缺乏營收效應,有必要要通過“用戶增長”這支強心針,來維持其在資本層面的明星效應。
解決營收困境的前提是解決內容困境
社交網絡的營收一直是個頭疼問題。
話說回來,如果Twitter沒有在營收方面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資源,Instagram的用戶數想要短時間內超越Twitter,或許也非簡單的事情。
當社交網絡的用戶增長達到一定規模,戰略開始往營收方向延展總會遭遇困境,而營收困境往往阻礙公司的自我生長,反過來,也經常制約其用戶健康增長。兩個問題是硬幣兩面,相互制約,相互構成因果。因此,如果不解決社交網絡的具體營收方向,估計Instagram也會接下來面臨相同的路口。
社交網絡的營收模式雖有一定差異,但基本屬于廣告導向,不過除了Facebook,其余剩下幾家,并沒有拿出足夠說服力的報表。問題在于,社交網絡缺乏行業意義上的能支撐行業發展的通行變現方案。
比如視頻通過貼片和內容植入等方式獲得增長,游戲通過道具和購買完成商業化,這種營收方案可以支撐視頻業和游戲業整體發展,且行業通行。但對社交網絡來說,廣告產出規模其實有限,依靠廣告驅動的社交網絡營收增長不盡如意。那是否可以認為,“社交+廣告”真的不太行的通呢?
社交網絡有個終極構想,即,將現實世界盡可能完善的延續到網絡,再造一個人類社會。(如果人不再通過中介與網絡實現直連,虛擬技術完善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但現階段的第一角色,依舊是媒體屬性。
因此,從媒體的角度來衡量社交網絡的發展,媒體業的經驗很有參照意義。即,近幾年媒體營收困境的根源,其實來自于內容困境。媒體的解決方案是,首先解決內容建設問題,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次,為了進一步保證營收多元化,“社群商業”也是媒體業的路徑選擇,立足于服務導向。
現階段社交網絡的確在“社群商業”方面予以關注和投入,不論是電商導入,還是支付環節的完善,都是這種例子。但對內容卻表現出詭異的冷漠。對媒體而言,內容無疑承擔著前端流量池形成的職責,社群商業反而位于中后環節。而社交網絡先做“社群”,漠視前端的做法,怎么看都是反邏輯的。
據近期美國權威媒體Adweek報道,為了增加營收,Twitter計劃在用戶的信息流中插入強制播放的視頻廣告,然而圍繞是否影響用戶體驗,Twitter內部為此吵翻了天。
從媒體發展路徑看,這事兒還真沒什么可吵的,如果沿著廣告這條路子往下走,視聽消費(影視劇節目動態視聽內容等)主導廣告市場的大背景下,視頻廣告無疑是大勢所趨,也是龐大廣告市場中的頂上明珠。
因此,問題不在于是否要用視頻廣告,而在于社交網絡在什么情況下使用視頻廣告,既可以解決體驗問題,也利于解決營收困境。
另外一面,社交網絡雖然內容泛濫,但噪音比很高,用戶對有效內容的獲取很不如意,因此很諷刺的是,面對海量信息,社交用戶一直面臨著“內容空心化”問題。而對于向來就不注重內容建設的主流社交網絡來說,這一點,或許可以視為其用戶逐漸陷入增長停滯的重要原因。
戰術層面的技術過濾,解決不了內容問題
嚴格意義上講,指責社交網絡不注重內容建設也挺冤枉。
媒介因素所帶來的內容泛社會化生產,導致優質內容越來越稀缺,使整個社交網絡都處于內容饑餓的狀態,社交網絡也不是不重視。
2014年年中,微博啟動的信息流優化計劃,通過對高曝光低互動的低質量信息進行限制性展示,來試圖解決微博內容泛濫問題,把信息流中的無效內容剔除,解決用戶無法很好獲取有效內容的尷尬。
不過,微博選擇使用“技術”來改善連接關系,實現過濾噪音同時,鼓勵UGC(包括自媒體的PGC)產出的目的,這還是修修補補的做法,是治標不能治本。
當然,這種基于技術的內容建設,是必須有的底層解決方案,而不是解決實質問題的戰略設計。技術過濾,雖然能篩選出更好的內容,可依舊是炒冷飯,本質上沒有解決社交網絡內容庫中優質內容總體占比低下的問題。
退一步講,即便技術改進有助于提升UGC產出,但現有的條件下,內容總量變化有限,仍舊無法改變優質內容的總體比例。
分享題目:如果不發力視頻社交網站遲早完蛋
分享鏈接:http://m.newbst.com/article44/cppee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用戶體驗、移動網站建設、做網站、全網營銷推廣、微信小程序、面包屑導航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