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條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1993年,當美國著名雜志《紐約客》的漫畫家彼得·施泰納(Peter Steiner)畫下那幅膾炙人口的漫畫時,互聯網還遠遠沒有普及。他根本沒想到這句漫畫配詞會在后來受到如此廣泛的引述,更不會想到匿名性會成為互聯網文化的一個基本特性。
實名社交主宰在互聯網的最初十年,匿名一直是網絡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吸引力。通過匿名的虛擬身份,用戶在互聯網上獲得了其他媒介所不具備的自由特性,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現實生活之外的網絡空間,也給他們帶來了在匿名基礎上的平等身份。從電子郵件到各種論壇與聊天室,網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接觸互聯網,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社交方式,他們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但在互聯網進入社交網絡時代之后,實名社交逐漸成為了主流。Facebook和谷歌推崇實名注冊,認為基于實名的分享是社交網絡的基石。用戶基于真實身份在互聯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同樣真實的網絡好友進行互動。即便是支持匿名注冊的Twitter和微博,也通過身份認證等方式鼓勵用戶提供更多完整信息,實現部分實名社交。
實名制的好處顯而易見。實名社交使得用戶必須對自己的網絡言行負責,由于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上也是實名好友,所以他們可以更加放心分享自己的生活片段,促使他們更多地與網絡好友進行互動。
在社交網站這方面,實名注冊制提供了用戶的完整資料,給廣告主提供了精準廣告投放的可能性,也為Facebook和谷歌等互聯網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廣告價值與營收。《Facebook效應》一書的作者大衛·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認為,實名制是Facebook從諸多社交網站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但實名制也給用戶帶來了隱私的問題,這也一直是外界對谷歌和Facebook揮之不去的擔憂。在去年美國國家情報局(NSA)的棱鏡門曝光之后,這個問題顯得尤為敏感。用戶不僅擔心自己的身份信息、興趣愛好和聯系方式被網站用于廣告,更不愿自己的通訊記錄被政府監控。而用戶信任度則是Facebook等網站的生存關鍵。
匿名社交需求在去年曝出的棱鏡門中,除了Twitter和亞馬遜,谷歌、Facebook、雅虎、蘋果、微軟,人們所熟知的美國主要互聯網公司幾乎都卷入了這場美國政府監視網民活動的丑聞。或許是為了洗清關系給用戶帶來信心,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才公開表示,自己就監視問題向總統奧巴馬抗議,認為監視活動已經影響到了Facebook的業務。
對當前已有社交網絡的失望,又或許是膩煩情緒,促使網民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開始尋找新的平臺,而匿名平臺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如果說實名意味著責任與信任的話,那匿名就代表著自由與輕松。在實名的情況下,網民的線上與線下人格會基本一致,只是表達方式和表達意愿的差別。而匿名則讓他們可以更加自在地表達出他們在線下不方便、不可能說出的話,釋放他們在線下的隱藏人格和生活壓力;當然,這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言論自由范圍內。
從某種意義上說,SnapChat這樣閱后即焚的應用之所以會大熱,獲得超過30億美元的估值;也是因為聊天記錄會自動刪除,給用戶消除了后顧之憂。這樣無負擔的社交方式尤其適合更有激情和沖動的青少年用戶。相同的道理,諸多新出現的匿名社交產品也迎合了無負擔的用戶心理,同樣成為學生們的新寵。
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私密花園,有著不愿為人所知但又希望表達的各種想法。負能量吐槽就是人本性的一種需求。現代人活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中,每天都會遇到很多煩心事,而這些負面情緒也需要一個安全隱秘的渠道來發泄。而吐槽更需要互動,因此匿名社交就順應了用戶在Facebook等常規社交網路之外的另一種黑暗社交需求。
對一些敏感話題的不同態度,對身邊人與事的吐槽情緒,這些負能量內容并不適合在Facebook這種平臺上發布,因為這會影響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社交網絡用戶們需要一個安全的、隱蔽的、匿名的平臺,給自己在Facebook等常規平臺之外重新尋找一個不一樣的空間。在過去的一年,諸多匿名社交應用與網站應運而生,受到網民們的熱捧。
每年春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行的西南偏南藝術節,都是各種最新網絡產品的展示會。Twitter、Foursquare等諸多社交網絡產品都是從這里獲得年輕用戶的普遍關注,開始隨后的急劇增長之路。而在今年的西南偏南藝術節上,Whisper和Secret這樣的匿名社交應用成為了最新關注熱點。
吐槽傳謠神器Secret是近期在硅谷非常熱門的一款匿名分享社交應用,兩位創始人來自谷歌和Square。應用功能正如名字所示,意在讓用戶可以安全隱秘地說出自己心里的秘密,以匿名方式在朋友之間發布信息,這里更像是一個匿名版的Facebook。要猜測一條信息來自哪位朋友,就只能通過內容來猜測了。
Secret沒有公布具體用戶數,但透露目前有75%的擁有5位好友的用戶會每天登錄,而月活躍用戶比例則高達90%,很多用戶會每天登錄數次。這款應用獲得關注主要是得益于硅谷的創業者和風投們。他們經常在Secret散布一些關于創業公司收購的傳言,有真有假,但卻受到了業界與媒體的密切關注,甚至需要當事者出面澄清。當然,其中也不排除有當事人故意放出風聲來炒作的可能性。
Secret的估值增長速度更加令人吃驚。這款目前只有iOS版本、發布時間只有1個半月的應用在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就已經達到了5000萬美元。據TechCrunch報道,Secret昨天宣布融資860萬美元,由谷歌風投領投,投資者還包括了KPCB和艾什頓·庫徹(Ashton Kutcher)的A-Grade等知名風投。
Whisper與Secret稍有不同,范圍不再僅限于好友之間,而是一個匿名信息的公開平臺,用戶無需擔心自己的身份泄露,還可以與陌生人進行私信互動。從屬性上來說,Whisper更像是一個移動版本的網絡論壇,但Whisper創始人邁克爾·海伍德(Michael Heyward)把自己的應用比作是另一個Twitter。有趣的是,他和SnapChat的創始人曾經是高中同學。
Whisper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個用戶每天會在Whisper上瀏覽25分鐘,這個用戶粘性已經接近了Facebook。他們目前已經有數百萬用戶,用戶群主要介于18-24歲。這款只有不到兩年歷史的應用,其最新一輪融資3000萬美元,估值就飆升到了2億美元;而他們半年前才剛剛完成2100萬美元融資,其增長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除了Whisper和Secret這兩款熱門產品之外,目前引起關注的還有點評男性應用LULU、吐槽神器Admonymous、Social Number、Spraffl等諸多其他匿名社交產品。其中不少應用都與地理位置服務相結合,用戶可以與自己附近的人就某個共同話題進行吐槽與評論。在Spraffl這樣基于地理位置的吐槽應用中,用戶不需要關注也不需要粉絲,他們只需匿名發送自己的信息,然后得到周邊有同感用戶的回應。
發展問題與風險或許在實名制的Facebook主宰社交網絡數年之后,網絡社交正再次回歸到最初的匿名特性,讓用戶可以更加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實名社交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在可預見的未來,Facebook這樣的實名社交與Whisper為代表的匿名社交會并存,滿足用戶的不同表達與分享需求。即便是Facebook也開始認真審視諸多匿名社交產品給自己帶來的沖擊,扎克伯格近期接受采訪時已經暗示,Facebook可能會在未來產品中加入匿名功能。
匿名社交也面臨著自己的問題。目前的諸多匿名社交產品的主要用戶群都是青少年和硅谷極客們,這類特定需求產品或許并不適合所有用戶群體。由于用戶處于匿名狀況,此類應用的盈利模式也存在著疑問。但在硅谷目前估值飆升的當下,發展用戶基數以及維持用戶粘性成為了創業者最為關心的問題,而如何盈利則是留給未來的小事。或許在匿名社交領域或許不會出現Facebook這樣的社交帝國,但如果做到應用小而美,估值一樣可以達到SnapChat這樣的數十億美元級別。
道德風險則是另一個關鍵問題。當人們可以隱藏身份的時候,固然滿足了真實表達想法的需求,但副作用就是各種謠言與惡毒話語的泛濫。如何在保證正常匿名表達的同時,控制惡意的虛假的負面言論,盡量避免誹謗謠言、煽動言論以及人身攻擊,也需要諸多匿名社交應用認真考慮與解決。在中國市場,這個問題可能會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彼得·施泰納現在再創作一副漫畫,或許他的配詞可能有所改變,“在互聯網上,是人還是狗,都取決于你自己”。
本文來源于成都網站建設公司與成都網站設計制作公司-創新互聯成都公司!
本文題目:人性的另一面:匿名社交的回歸
路徑分享:http://m.newbst.com/news6/323856.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品牌網站設計、網站建設、網站內鏈、軟件開發、全網營銷推廣、網站策劃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